教育學類專業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解釋教育規律的科學。其主干學科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報考該專業的考生應關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并對教育有濃厚的興趣。
培養目標
教育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師范院校師資、中小學校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科學研究單位研究人員、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養具有廣泛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扎實的教育學科、心理學科基礎知識和牢固的教育學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教學、管理、咨詢和輔導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師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及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咨詢和輔導等方面工作的應用性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教師工作的基本技能。
社會基礎
教育是廣泛存在于人類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是有目的地培養社會人的活動。為了有效地進行教育活動,必須對其進行研究,經過長期積累而成為教育學特定的研究對象。特別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教育實踐的發展,對于教育學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人們深入研究的教育問題很多,例如教育本質問題,教育、社會、人三者關系問題,教育目的、內容、教育實施的途徑、方法、形式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問題,教育過程問題,教育主體問題,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問題,以及反映中國特色的各種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問題等。教育學是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有從事教育專業教學和其它一兩門中小學學科教學工作的能力;
4.熟悉我國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教育科學的理論前沿、教育改革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趨勢;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通論、課程論、教學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測量評價、教育哲學、中小學語文或數學教學法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育見習、實習、社會調查、教育調查等,一般安排時間總數不少于20周。
相近專業
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小學教育藝術教育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英語教育歷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音樂教育
專業介紹
教育學這個一級學科中又包含若干具體方向的小專業,我們叫做教育學的二級學科。以北京師范大學開設的教育學二級學科為例,具體講解每個小專業,包括二級學科下再具體劃分的三級學科,之所以以北師大為例,是因為北師大的教育學是全國最好的教育學,科研領域涉及廣泛,相對其他學校而言,他開設了比較齊全的二級學科,當大家了解以下二級學科時,就幾乎能對國內教育學所有二級學科有深入認識??佳袌罂紝I時,要求考生報考到三級學科,所以以下知識對考生格外重要。
原理
這是一門理論研究學科。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論與現代教育基本問題、比如教育的本質與功能問題、教育體制創新問題、受教育機會問題、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制建設問題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學原理傳統的理論領域,也有根據教育實踐的發展新開拓的領域,反映了該學科深厚的學理性及其與教育實踐之間的緊密聯系。
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1.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哲學(含教育文化學):教育基本理論主要研究教育理論問題;教育哲學是多以一定的哲學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問題的學科,原本科哲學專業的學生再選擇這個專業比較好;教育文化學是大家比較陌生的學科,它沒有準確的界定,一般來說是以人類的教育文化作為研究對象,全面、多角度地透視并理解人類的教育活動,重點是在深入詮釋教育現象背后的文化意義,比如研究不同國家教育觀念里各自體現什么樣的文化傳統,教育制度中體現一國怎樣的教育文化等。
2.教育政治學與教育法學:教育政治學是一門研究教育與政治的辯證關系及其運動發展規律的學科,著重探討教育與政治的區別和聯系及二者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國內的研究一般包括;教育與政治的基本關系、教育與政治主體及其行為的各種關系、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國際化與國際政治的關系等。教育法學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和教育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如何用法律規定一切教育中權利與義務問題,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實施與完善。
3.教育社會學與教育人類學(含性別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會學以研究教育的社會性質、社會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組織、教育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四大主題:教育與社會結構的關系、教育與社會化過程的關系、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學校自身的結構和組織。教育人類學是指用人類學的概念、理論、觀點和方法,描述、解釋教育現象的應用性學科,旨在提示教育與人、教育與社會文化、社會文化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其實教育社會學與教育人類學的研究領域和問題常常相重合,以至于很多著作不能單純說是教育人類學還是教育社會學的。性別教育著重從性別的角度分析教育狀況與原因,或者從教育的角度研究對兩性造成差異的原因。對于多元文化教育各有說法,總之它集中于研究不同文化中的教育特點,旨在以尊重與寬容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并取長補短,增進交流。
4.德育原理(含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主要研究對公民整體或個人怎樣進行有效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研究如何培養學生在私人生活、國家與社會公共生活、職業生活中的道德意識,揭示當前學校德育中出現的眾多問題。
5.家庭教育:專門以父母對子女進行的教育為研究對象,揭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提供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
課程與教學
它包括教學論、課程論、小學教育和數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等專業。其中,教學論是著重對教學方面的研究,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而課程論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學校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課程評價等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論與教學論難以說有明確的劃分界限,至今有三種理解,教學論中包含課程論,課程論中包含教學論,教學論與課程論有交叉部分。所以一般這兩個專業所學內容大致相同,有很多高校所開設的就是“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學科,不會分的如此詳細。教學論與課程論適合本科有學科專業背景的學生來選擇,可以幫助你在已有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多一些教學方面的理論,更好的幫你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此外,小學教育:主要培養小學教師與小學教研員,小學教師的培養一是來自各個學科專業的學生,二是來自這個專業,但是一般教育學中的小學教育專業多理論知識,少教學技能的培養,如果你有很好的教育技能,又愿意做小學教育的工作,這個專業對你再適合不過。其中,有些學校會特別開設數學課程與教學或者語文課程與教學,旨在專門研究某一學科的課程與教學情況。
腦認知與教學(含腦與學習科學、腦與語言學習等):腦認知與教學方向研究腦與學習科學、腦與語言學習、腦與數學學習、腦與科學教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認知與學習評價、教師認知與專業發展。這一學科在國內是新型學科,在國外這個專業很有前景,中國還很缺乏這個專業的人才,如有心理學或者生物學專業基礎的學生學習這一新型專業比較得心應手。
教育史
主要是梳理教育發展的歷程,并從史學的角度研究教育,分為對中國教育史方向與外國教育史方向。如果考生有史學專業基礎報考這個專業比較好,如果有古文基礎,一樣有利于中國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教育史是一門純理論研究,當然,并不是說教育史只和過去打交道,也有學者專門研究現代教育史,與現實關聯較大。
比較教育
這是一門研究當前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教育,在探討其各自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并進行科學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民族特點和其他的具體條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作用。一般依據進行比較的對象,分為以下一些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與制度、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理論與思潮、課程與教學、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等,同時還有就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論上的研究,即比較教育學的理論與方法。
學前教育
專門研究從初生到六歲前兒童的教育規律的學問。它分為以下三個方向的專業研究。
1.學前兒童心理與教育:是依據學前兒童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來研究教育。
2.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學前兒童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3.學前兒童課程與游戲(含音樂、體育、健康等):研究針對學前兒童發展特點設置適合他們的課程與游戲。
高等教育
這個學科以高等教育的運行形態和發展基本規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綜合性、理論性和應用性的教育科學。高等教育里分科較細致,但是,通過名字一看就可以理解,其研究重點是什么。其中,三級學科有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高等院校治理與發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比較高等教育、高校外事管理、高等教育政策分析、高校教師發展、高等教育社會學等等。
這里,要特意說明三點,第一,各個二級學科中開設的原理方向,就是將教育基本原理在各個教育階段中的具體化研究,集中研究理論、方法論與現實問題。比如學前教育理論、比較教育學的理論與方法等,包括高等教育理論也是一樣的道理;第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專指就如何評估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進行專門研究,旨在尋找科學的評價方法與體系;第三,這里的比較高等教育與比較教育學中高等教育方向其實研究內容幾乎一樣,在北師,高等教育中開設比較高等教育方向,比較教育中開設比較高等教育方向,兩個二級學科里都重視高等教育,將其單獨作為一個方向進行研究。這只是北師的情況(未來的北師也有可能將這兩個專業合并)。也有很多學校只開設其中一個比較高等教育,作為考生,你要明確自己報考哪個二級學科中的比較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學主要研究領域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化社會、學習型社區與學習型組織建設、成人學習理論與方法、專業技術人員成長與發展、職業適應與職場學習、企業培訓師培訓和比較成人教育等。
職業技術教育
所謂職業教育,指通過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對勞動者進行的從事非專門性的職業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培訓,以使他們能順利獲得職業的活動。而對以傳授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形式進行的研究就是職業技術教育學。一般集中兩個方向的研究,職業教育原理和職業教育課程論。
特殊教育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般教育理論基礎,掌握特殊兒童(有身心發展障礙的兒童及超常兒童)教育和康復訓練理論和技術,能從事特殊教育教學與科研的理論型人才或應用型人才。這個專業就業情況很不錯,它是專門培養特殊教育人才的地方,一直以來,社會上這方面的人才供不應求,由于是面對特殊的兒童,教育一般比較辛苦,工資待遇普遍較高,畢業學生一般會成為師范院校特殊教育專業課教師、各級各類特殊教育和康復機構的專門人才、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科研人員等。
就業方向
教育方面的職業一度被認為是講授的職業,往往在小學、中學或者學院、大學里。其范圍已被大大拓展,在許多專業領域也已得以發展,這其中包括指導咨詢、圖書管理員、媒體專家、學校的社會工作者等。
教育學專業學生可以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既包括各類院校、學院,社區服務社,咨詢組織,文化組織,還包括司法系統、國家級協會、委員會、研究與開發中心,政府教育部,甚至是金融機構和傳媒行業也同樣適合教育學專業的學生。
專業前景
近年來,教育學專業的就業率在95%左右,很多畢業生都去了學校做了老師,按照職業類型分,教師可分為講授型和非講授型兩種類型.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講授型職業,就是通常說的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目前很多國內中小學對教師的要求都是本科或碩士學歷,高校對教師的要求是博士學歷,部分高校部分專業仍然是碩士.相對前幾年而言,就業的門檻高了。教育學就業前景還不錯.招老師一般都要教育學專業的畢業的,語數外需求最大,其他理化生也不錯,文科的需求較少一些。藝術和體育的競爭稍微小些.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教的背景下,可以說教師的前景很不錯,而且也是比較穩定的職業,并且有寒暑假.當然了,如果想靠當教師大富大貴么有點難。
以上信息來源于百度百科,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boss@holy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