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教育與留學發展瀏覽數:565次
![]() 中國式教育是對應試教育的束縛,中國社會的常態是對應試教育的順應。從學生到老師再到家長都會把責任歸咎于現在的教育體制,其實我們更應該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對環境的反作用力,我們無法去直接改變體質,但是我們可以把握自己改變未來。 對于很多高三的畢業生而言,不要說考入國內知名大學,例如211或985工程大學,哪怕進入一般的省重點大學都還是個夢想,中國有13億人口,2018年參加高考的學員有975萬人,全國擁有三千所大學,和其他國家占比達一半以上的私立大學而言,我國的公辦大學依然占有絕對的比例,從這個角度去看中國教育是無法通過簡單的擴招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對于很多高考生來說依然是無路可選(在此注釋一下國外很多私立大學教學質量要高于公立大學的)。 中國教育走向國際化還是需要漫長的過程,資金不一定是問題,而在中國的教育體制和文化觀念上的束縛,才是高考后留學選擇的瓶頸,中國的家長和學生習慣于按部就班的完成體制內的學習任務,把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眼前短期的應試教育上,而忽略了中長期對人生起絕對作用的長遠目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當前中國家長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比較激進,在學生高二的時候,在能順利獲得高中畢業的前提下,放棄參加高考,而選擇進入國外大學的預科班,為未來出國留學做準備,此種辦法一般不推薦。還有一種相對穩妥一些參加高考,進入國內大學所開設的一些國際班或預科班,通過4+0、0.5+3.5、1+3、2+2、2+3等班型實現留學目的,獲得國外大學本科或研究生的學位。 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區國際預科班為例 0.5+3.5國際預科 入學后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日制學習語言課程、基礎專業課程及國際通識課程。半年制學習結束后并且成績合格的學生申請泰國知名大學攻讀本科,修滿學分、成績合格者獲得國外所讀大學的本科學士學位。 2+2國際專升本 第一年和第二年: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日制學習英語語言提高課程、??葡嚓P專業專業課程及國際通識課程??荚嚭细瘾@得大專學歷,通過考試合格的學員,可推薦申請泰國知名大學攻讀專升本。在泰國知名大學攻讀管理類相關專業課程,修滿學分、成績合格者獲得國外所讀大學的本科學士學位。 3+2國際本碩 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日制學習英語語言提高課程、專本科相關專業專業課程及國際通識課程, 成績合格獲得遠程教育大專學歷和自學考試本科學歷后,申請泰國、馬來西亞的知名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3國際預科 學生入學后第一年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日制學習韓語和牧園大學一年級通識課程,學習結束,成績合格的學生赴韓國牧園大學。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在韓國牧園大學全日制學習專業課程,成績合格,修滿學分,獲得牧園大學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 4+0國際本科 學生入學后在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接受為期四年的美國式教育,其中1/3的課程由富特海斯州立大學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語或雙語授課比例達到2/3以上,修完中美雙方課程即可獲得中國教育部承認的美國大學的本科學士學位(富特海斯州立大學學士學位)。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從我們教育體制內外分析,其實是缺乏文化存在感的教育,曾近看到過新聞報道,高考結束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課本撕得粉碎,撒的滿校園都是,通過以此來宣泄自己的情緒,這讓我想起了曾近一位中國奧運冠軍,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哭著說再也不想練下去了!應試教育讓學生遠離了真正的學習知識,此時教育已經與文化脫鉤,沒有文化的應試教育,就漸變成了酷刑,無論是高考后學員選擇國內就讀,還是出國留學,若沒有文化存在感的去努力獲得一個學位,雖然不能否認真正的獲得了什么,但拿到的一紙學位多少有些摻水。
|